
二十多年行業(yè)經驗,為您提供
鑒定、設計、施工一體化優(yōu)質服務

全國服務熱線:
聯系方式

柱鋼筋偏位處理措施
- 分類:行業(yè)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fā)布時間:2022-06-15 16:32
- 訪問量:
【概要描述】柱鋼筋偏位處理措施:1、柱鋼筋質量存在的問題;2、豎向鋼筋偏位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3、鋼筋質量缺陷處理方法
柱鋼筋偏位處理措施
【概要描述】柱鋼筋偏位處理措施:1、柱鋼筋質量存在的問題;2、豎向鋼筋偏位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3、鋼筋質量缺陷處理方法
- 分類:行業(yè)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fā)布時間:2022-06-15 16:32
- 訪問量:
柱鋼筋偏位處理措施
編制依據
GB50204-200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50010-200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11-2002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JGJ18-96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范》
JGJ107-2003 《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guī)程》
GB1499 《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
一、柱鋼筋質量存在的問題
砼澆搗完畢后,項目部在經過軸線測量放線檢查發(fā)現部分柱豎向鋼筋存在定位偏移的現象,個別柱筋嚴重偏出柱邊線。
鋼筋質量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1、框架柱、剪力墻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剛度不足,在澆筑砼的過程中產生歪斜,造成個別構件連同豎向鋼筋單向傾斜或偏移,梁柱節(jié)點模板位置不準確或模板不垂直,同樣會產生鋼筋偏位現象。
2、梁柱節(jié)點內鋼筋密集,柱筋被梁筋擠歪,造成柱上端伸出的主筋偏位,排列間距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3、剪力墻上部水平鋼筋或柱子上部定位箍筋綁扎不牢固,澆筑振搗砼時,各豎向鋼筋受沖擊而出現不規(guī)則的移位。
4、砼澆筑時,單方向下料將剪力墻或柱的豎向鋼筋擠向一邊,造成鋼筋移位。
5、在綁扎框架柱箍筋時,沒搭設腳手架,而直接攀扶在已綁好的箍筋上綁扎上部柱箍筋,造成獨立柱主筋骨架扭曲,給模板系統(tǒng)增加了附加力,尤其鋼筋直徑較大、箍筋密集時,嚴重影響模板的垂直度和幾何尺寸,造成鋼筋偏位。
二、豎向鋼筋偏位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框架柱、剪力墻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搭設前,宜在現澆砼樓面上預埋12的鋼筋頭作為支點,間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撐與支點有牢固的連接,起到撐頂、反拉和調節(jié)垂直度的多用。
2、在梁節(jié)點鋼筋密集處,在柱與梁頂交界處,框架柱、暗柱增加一個限位箍筋并與梁的箍筋電焊固定,并沿柱高臨時綁扎間距不大于500mm的箍筋,確保節(jié)點處柱筋在澆砼時不會發(fā)生偏位。
3、加強砼現場澆筑管理工作,認真執(zhí)行技術交底,澆砼要均勻下料,分層澆筑和振搗,這樣既能保證砼的施工質量,又可減小對鋼筋骨架的沖擊力,從而達到防止柱筋偏位的目的。
三、鋼筋質量缺陷處理方法
針對現場鋼筋偏位情況,為了減少對剪力墻、柱等結構受力部位的影響。我項目部建議對鋼筋偏位質量缺陷采取以下處理方法:
1、鋼筋位移不大于1d時,位移鋼筋僅做1:6校正即可;(d為鋼筋直徑)
2、鋼筋位移大于1d且不大于2d時,采用搭接綁扎時,位移鋼筋校正后,在上層鋼筋搭接時適當調整上層鋼筋位置即可消除位移;
如采用電渣壓力焊或機械連接,位移鋼筋按1:6校正后在其鋼筋設計位置加相同直徑拐筋與主筋搭接,拐筋長度為40d+200mm;如下圖:
3、鋼筋位移大于2d且不大于50mm,在位移鋼筋根部向下剔鑿混凝土100mm深,從混凝土底做1:6校正,校正后用水將剔鑿界面沖洗干凈后用混凝土將坑澆振填平;如下圖:
4、鋼筋位移大于50mm或位移鋼筋在截面外,宜采用植筋補強的辦法,從混凝士底做1:6校正的措施后再輔以植筋補強。植筋需鉆孔,深度為15d,植筋直徑小于柱筋一個級別,長度為一個搭接長度。植筋采用植筋膠。如下圖:
注:此工程在以后的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柱縱筋偏移質量問題都據此措施進行整改。


Copyright ? 2018 廣東勝固建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6069332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